哭着笑着追完《小欢喜》,转眼就要解决娃的开学“小焦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来源:阳光少年报2019-09-30 12:22:05

收藏 打印

儿童文学家、教育学家苏斯博士说:“树不能说话,所以我要为它代言。” 为孩子们代言,让每个孩子成长为阳光少年,也是我们的心愿。如果您有教育方面的问题,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阳光心理课堂】

 

开学啦!

 

家长们终于解放了!

 

大家欢聚校门口,少不了愉快地问上一句:

 

“你看《小欢喜》了没?”

 

“看了!看了!”

 

这部神剧,可真是暑假的救命稻草。

 

看看自家的一地鸡毛,再看看剧中的狗血四溅,心里多少是个安慰。

 

不过,剧中三个家庭,从兵荒马乱的高考焦虑中,一步步与生活和解,终于迎来了圆满大结局。 

 

而我们的好日子,还一眼望不到头。

 

这不,新学期,伤脑筋的问题又来了!

 

暑假只顾撒欢的熊孩子,一上学就开小差: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回家了也不爱说话、无缘无故发脾气……

 

孩子们这是怎么了?难道是传说中的“开学焦虑症”。

 

今天,就和家长们聊一聊这个时髦的话题。

 

no.1

认识焦虑

 

开聊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好玩的绘本,名字叫做《开学第一天》。

 

主人公莎拉对开学充满焦虑,她迟迟不肯起床、出门,到了学校,一直赖在车上,就是不敢进教室…… 

 

看到这些情节,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故事一步步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害怕开学的小女孩形象。

 

然而,在最后一页,当校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介绍莎拉时,才发现原来她是一位新老师。 

 

哈哈!是不是猜到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呢?

 

孩子在读这本书时,肯定会被这样突如其来的神结局逗笑吧!

 

原来不只是学生害怕开学,老师也会紧张呢!

 

瞧!焦虑真的不是怪兽。它是我们每个人的“好朋友”。

 

可是,为什么一说孩子的焦虑时,我们那么难以接受呢?

 

那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忽视”,忽视孩子的焦虑,也忽视我们自己的焦虑。

 

好了!

 

让我们先做个深呼吸,平静下来,接纳它,然后再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no.2

面对焦虑

 

认识到了焦虑的存在,接下来就是去面对它。

 

儿童焦虑的根源是恐惧。

 

而恐惧,是人类生存的本能。

 

恐惧带来的情绪困扰,长期被忽视,或不能有效缓解,就会形成大脑功能障碍。

 

心理学上,称之为“焦虑症”。

 

心理治疗师发现,大多数患有焦虑症的成年人,其症状都开始于儿童期。

 

有些儿童的焦虑,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而有些儿童的焦虑,埋藏得很深。还有些儿童,他们的焦虑看上去更像是愤怒。

 

当孩子身陷困境,很多家长想到的往往不是去帮助孩子,而是迫切地想要找到“停止”键。

 

所以,我们习惯了对孩子说“你应该”、“你不能”……

 

但这真的不管用。

 

我们必须帮助孩子看清楚,焦虑只是大脑发出的错误信息。

 

至于剩下的问题,请孩子自己去解决。

 

彻底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时间。

 

开学,只是一个特殊的节点。

 

学会直面焦虑,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就像孩子小的时候,第一次自己喝汤,不小心烫到了嘴。

 

我们耐心地教他,喝汤之前吹一吹——最终,孩子学会了自己处理这个问题。

  

no.3

与焦虑和解

 

直面焦虑,不是正面对抗,而是找到自我沟通、自我和解的方法。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家长要先鼓励孩子倾诉焦虑。

 

无论这些焦虑有无意义,要让孩子感觉到倾诉并不会带来麻烦,就好像交流数学题一样简单。

 

这将是一个好的开始。

 

不过,对许多家长来说,这或许也是最大的难题。

 

因为,当孩子深陷痛苦时,完全无法坐下来听你说教。

 

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最好做点积极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遛狗、唱歌或者跳舞。

 

等孩子从焦虑状态中走出来,再和他好好沟通。

 

这里,分享两个比较实用的沟通方法。

 

对低年级的小朋友,家长可以讲故事。

你听过“头脑列车”的故事吗?

 

大脑里的想法,就像一列火车。

 

它有着不同的通道。

 

当你害怕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跟你耍一个“坏把戏”。 

它让你只想这件事有多可怕,而没有提示你这件事的可能性有多大。

 

于是,焦虑通道的指示灯亮了!

 

你的“头脑列车”就会不顾一切地冲上这个错误的通道。

 

它会让你的心烦意乱、身体不适,甚至想逃跑。

 

但是,没关系。

 

你只要看清楚大脑的“坏把戏”,就能让“头脑列车”放慢速度或者干脆停下来。

 

想一想,是不是还有另外的通道呢?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家长还可以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比如,冬天的早晨,从被窝里爬出来,最开始的几秒最困难。或者,冷天想洗个舒服的热水澡,刚一进浴室的时候,都会觉得好冷。

 

开学也一样,刚刚结束无忧无虑的暑假,马上投入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肯定不适应。

 

此时,大脑会发出不同的信号。

 

请孩子想一想,哪个想法会让他感觉更好呢?是焦虑的想法,还是聪明的想法?

 

经常做这样的大脑训练,孩子就可以将大脑的这种过度反应机能调整过来,向着更冷静、更客观的方向发展。

 

总有一天,孩子们学会用事实来思考问题。

 

那么,他们也就掌控了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小贴士

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制订一个焦虑时间表,让他们在特定的时间想这些问题。

例如,制订5分钟的“烦恼时间”,一天的其他时间,如果焦虑想法来袭,就对它们说时机不对,需要等待。 

在焦虑时间里,让孩子自己估算“坏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简单地分成低、中、高三档。 

然后,想想还有没有“聪明的办法”,都写在卡片上。 当焦虑试图再次吞噬他的时候,拿出卡片,参考一下里面的内容。

 

对高年级的小朋友,家长可以借助书和影视作品沟通。

 

除了前面讲到的绘本,还有一部电影,叫做《头脑特工队》。

 

小女孩莱莉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脑海中保存着无数美好甜蜜的回忆。

 

而负责维护这些记忆的几个小伙伴居住在茉莉脑洞里,他们就是人类的五种主要情绪:快乐(乐乐)、悲伤(忧忧)、恶(厌厌)、恐惧(怕怕)和愤怒(怒怒)。 

后来,莱莉的生活发生变故。

 

她试图逃避,却让事情变得更糟。

 

关键时刻,悲伤和喜乐再次携手,生命的能量终于重新运转。

 

这个故事美妙而神奇,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头脑里。

 

故事告诉我们:喜怒哀乐都值得尊重,是我们一生的伙伴。

 

……

 

总之,只要我们找对了方法,焦虑并没有那么可怕!

 

勇敢地面对它。

 

耐心等待。

 

变化总会到来。

  

 

让孩子学会愉快地接纳自我,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我们会陪伴家长,一起做更多的努力。

 

就像我们给孩子讲的每一个新闻故事,为他们慢慢打开观察世界的窗口,也让他们慢慢学会理解、包容和接纳。

 

愿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真正的阳光少年!

 

 

 

什么?还没看过《阳光少年报》?

长按下方二维码,试读、订阅很方便!

 

 

文章关键词: 责编: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