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成色④】马白邱村七旬老人:公益岗撑起一个家 靠自己双手挣钱才踏实-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来源:映象网2020-05-23 17:13:32

收藏 打印

编者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来,小康生活一直是中国人的美好理想。作为从历史到现在的农业大省,河南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砥砺奋进,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河南广播电视台映象网在2020全国两会之际,推出“小康成色”特别策划,深入十八地市的乡村,将目光投向基层,将脚步走进百姓,以大时代为背景,探寻发生在河南农村的真实的小康故事。

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阮海峰/文 王韶卿/图

【人物名片】

姓名:梁文明

年龄:71岁

脱贫:2016年

初夏时节,当映象网记者再次走进濮阳县郎中乡马白邱村,一眼望去通村道路干净宽阔,和谐路、幸福路、致富路三条主街道两旁一排排农家小楼林立。白墙黛瓦,好似一幅泼墨山水画。

马白邱村有1200多人,没有一个“闲人”。“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马白邱村党支部书记鲁秋梅说,在驻村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服装厂、电子厂、纸箱厂等,为村民提供了几百个就业岗位。

协调“公益岗”撑起一个家

每天早上,71岁的马白邱村村民梁文明都会拿着工具来到村口开始清扫路面垃圾。“多亏村里给俺设立了‘公益岗’,不用出远门也能挣钱,俺再也不用担心基本的生活问题了。”

映象网记者了解到,梁文明是马白邱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一家六口仅有5.2亩耕地,老伴又因脑梗、心梗多次入院手术,医药费花了10多万元,至今行动不便卧床需要专人照顾。

这使得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梁文明一家因病致贫,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省交通运输厅驻马白邱村的第一书记罗斌杰说,尽管梁文明的老伴病倒了,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他有进取心和强烈的脱贫意愿。

“老伴病倒了,俺还是要撑起这个家,再苦再累俺也要努力脱贫!”从梁文明的眼中,记者感受到了他脱贫的决心。

为帮助梁文明早日脱贫致富,罗斌杰对他一直很照顾,随着梁文明年龄的增长,田间劳作和外出打工已力不从心,只能靠着低保等政策兜底过日子,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考虑到他的情况决定给他增设公益岗位,负责村里道路的保洁工作,每个月增加了500元的收入。

政府既为他解决了低保,也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梁文明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党的政策好,让俺们脱贫户生活有奔头”

到底是什么让梁文明如此有信心?在罗斌杰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答案。

梁文明指着身后的院子说,前年盖新房子是他家脱贫之后的又一件大喜事,政府给他补贴了危房改造资金,将他住了几十年的旧房子拆了,盖起了100多平的小院。

“新房共花了10多万元,除政府补贴的,俺自己出五六万,要不是罗书记的帮扶,不知等到何年才能盖新房。”梁文明心存感激。

“老伴一直卧病在床,俺不能离她太远出去打工,多亏了罗书记的帮扶,让俺在村里就有活干,每个月可以多收入500块钱,好的很!”梁文明拉着记者的手感概,现在老伴的大病医保有了兜底,党的政策好,生活有奔头,只要好好干,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事无大小,只要是老百姓需要的事就是咱们扶贫工作队的事,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罗斌杰坦言,下一步,将把工作重点放在助力产业发展方面,支持村内企业和挖掘机培训基地的发展壮大,形成产业带贫的良性互动。

夜幕降临,当记者从梁文明家走出来的时候,他还在照顾老伴,小院里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屋子,也点亮了他心里奔小康的希望。

【朴素愿望】

走上稳定脱贫之路的梁文明今年更有干劲了,“靠自己双手挣钱心里别说多踏实。”

梁文明说,现在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孩子们在外打工挣钱,希望以后村里的企业越来越多,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同时也能挣到钱。

【心里话】

 “感谢党的好政策,给我安排了公益岗位,减轻我们家庭负担,我们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老伴又有病。”梁文明坦言,也要感谢驻村第一书记的真情帮扶,现在新房住上了、燃气也入户了,日子过得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

他说,现在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年有几千块钱收入,“不管怎样,只要脚踏实地地干,今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文章关键词:濮阳县,郎中乡,马白邱村,小康,农家,脱贫 责编:付琛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