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多元文化世界的交汇处:我们该如何告别2023?-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来源:河南卫视2023-12-31 12:10:13

收藏 打印

名为“2023”的一年,已经正式敲响了告别的钟声。在2024年第一束阳光来临之前,我们不由得转头回望:过去一年,文化领域到底发生了什么?

什么是文化?宽泛的定义是人类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只限于唱歌、跳舞、画画等艺术形式。在余秋雨看来,上述两种概念都不准确,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养成了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背后有基因血脉,有经年累月,有社会共识。可以说,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行动与选择,共同绘就2023年的文化趋势。

这一年,时间、空间双双解冻,个体重新掌握自己的选择与踪迹,空气中盛开欣喜而自由的呐喊。可以说,这是孕育下面五种变化的社会土壤。

这一年,传统文化世界热闹非凡。人们去洛阳体验“神仙一日游”,去长春动植物公园偶遇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传统文化不再是纸上文字、屏中画像,而是成为“真实”可触摸的人,“沉浸”式体验,成为传统文化出圈的“潮流新玩法”。 

这一年,周边世界开始被关注。人们用citywalk去了解生活的城市,用“特种兵式”旅游去见识远方的世界,不再局限于办公室的“格子间”,而是跨越山河去热爱身边的真实。

这一年,中国文化继续拥抱国际世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北京中轴线申遗顺利筹备中;外交部发言人接连在外媒上推介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获得海外好评不断……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国际,遥远的西方有无数龙的传说。

这一年,科技世界飞速运转。chat-gpt横空出世,写诗、写新闻稿、写论文的消息频频出现,技术突破的欣喜与工作会不会被ai取代的恐慌,两种情绪同步出现,引发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无限遐思……

这一年,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探求达到顶峰。mbti性格测试火遍全网,i人还是e人成为社交必备话题。性格测试的背后,是人们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明证。外部世界波诡云谲,守住内心世界的安稳,抱朴守拙,方得始终。

过去的传统文化世界,身边的真实生活世界,远方的国际世界,未来的科技世界,自己的内心世界,五个世界共同变化,像万花筒一样闪耀着纷繁复杂的五彩美丽,他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组成即将逝去的四个数字:2023。

传统文化世界:“沉浸式”玩法有多刺激?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 《望江南·超然台作》 

杨绛女士说:“人生就是一场体验,请你尽兴吧”

这句话被用在传统文化的新玩法上,过于契合。想体验“神仙”的生活?来洛阳啊!想体验“妖怪”的生活?来长春啊!

只要你敢想,就敢让你实现。

2023年的每个小假期,洛阳就捅了“神仙窝”。虽然各路神仙不腾云驾雾,反而坐地铁骑电车,但仙风道骨的神韵都拿捏得死死的。八朝古都威严犹在,生活在这里的人又认真又随性,这种反差中充满一种魔幻现实主义,不仅没有消解古都的历史庄重感,反倒增加了几分人情味。

而东北长春动植物公园则另辟新径,人间还原“西游”大型故事会。在《敢问路在何方》的bgm中,“西天取经”之旅关键人物陆续登场:“孙悟空、猪八戒、老龙王、赤脚大仙、牛魔王、鲤鱼精、天兵天将等鱼贯而来。这个“更适合中国宝宝口味的游乐园”,吸引了大量游客。长春动植物公园夜游项目负责人杜贵江在接受采访时说,“释放《西游记》里的中国文化归属感,是我们设计的初衷。”

洛阳和长春的经验在于,传统文化和本土ip可触、可感、可互动、可交流,让游客在具象的场景还原中,“沉浸式”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沉浸式体验中的场景化概念,可追溯至20世纪中期。当时有强烈的社会化及物理角度上“身体在场”的含义;但20世纪90年代,场景开始演化为建立在文化要素之上的抽象符号构建。除了其空间要素本身,“场景”更多的是突出人与景的互动,以及由人所引发孕育出文化特性与价值取向。

2024年,让我们期待更丰富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远方国际世界:传统文化继续拥抱世界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照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传统文化在以新奇玩法征服国内年轻人的同时,还在昂首阔步地继续走向国际世界。

新年之初,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meta平台上发布河南卫视《国风浩荡2023元宵奇妙游》节目《大戏登场》,向全世界推介,并配文:“中国戏曲、中国水墨画的融合。”

新年之尾,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联合国也要过“年”了。

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是所有中国人无声的自觉默契。但在国际文化舆论场上,除了社交媒体的宣传,文化资源的保护也至关重要。

在今年,“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历经13年申遗,成为云南省第6项世界遗产,填补了全球茶叶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与此同时,北京中轴线和春节申遗积极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中国始终怀着“我家大门常打开”的开放胸怀,与国际世界兴致昂扬地交手。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曾引用王昌龄《送柴侍御》诗句:“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照两乡”来畅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所谓“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美美与共,开放包容,才是中外文化共同的期许。

身边生活世界:没有什么比“真实”更重要

【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薛昂夫《西湖杂咏·春》

当“手机”“wifi”成为人与外物链接的软硬件标配,当网络小说游戏短视频占据大多数的生活,当“能不见面就不见面”成为社交共识,当人无限度退居网络平台,当虚拟一片美好,现实一地鸡毛,我们离真实生活有多远?

互联网是公平的。它赋予z时代年轻人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悄悄索取,索取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可触摸的肢体交流以及真实的情感链接。

而2023年,一种无意识对抗“网络虚无症”的新趋势正在出现。不管是“淄博烧烤”引起的特种兵的旅游,还是闲散自由的citywalk,不同的方式,但都是年轻人正在走出家门,用自己的方式构建个体与周边世界的链接的明证。

虽然不至于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心境,但“现实的回归”毋庸置疑。 某种程度上,这印证了著名人类学家项飙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一书中提倡的一种生活方式:

从自身出发,用具身的感受来理解这个世界。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自然风光,感受一座城市鲜活的生命力的同时,也是用无数个真真切切的瞬间构建起自己对于生活、自身以及世界的理解。

在年轻人用脚步丈量一座城市的同时,遥远的地方正爆发一场科技革命。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上线短短两月,已获1亿月度活跃用户,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面向消费者的应用。“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大多数的职业”,这一话题掀起腥风血雨的讨论;

在mbti性格测试火遍全网,i人、e人成为社交标签的时候,迟子建、莫言、余华等系列作家的别样特征被热情关注,连带着《额尔古纳河右岸》等端正严肃的长篇文学作品也被广泛讨论……

技术、人性、开放、真实、远方、传统、未来……这些词语每分每秒都在被赋予新的含义,互联网并未将折叠的现实世界拉平,而是形成一个万花筒,每个人站在不同的窗口,映衬着自我意识,折射出色彩不一的万千世界。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站在2023逝去的最后关口:回望过去,紧握传统的力量;感受现在,关注细节的美好;遥望未来,常怀期待之心;最后回归自我,寻找内心的平和。或许这才是文化的终极力量。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祝愿你我的2024,都能无闲事,得自在,常有好时节。

文章关键词:&ldquo,&rdquo,文化,世界,生活 责编:李迎新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