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新”年味》|让殷商文化潮起来-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来源:河南新闻2024-02-13 16:12:35

收藏 打印

大象新闻记者 孙喜增 常敏 安阳融媒记者 申丹 张斌 张淦杰

一节麦秆,通过一双巧手,就能变成惟妙惟肖的麦秆画。龙年春节,非遗传承人黄艳泳和妻子以殷商文化为载体,创作出不少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麦秆画这项传统技艺也赶了一波大潮流。《老家“新”年味》专栏今天推出:让殷商文化潮起来

    黄艳泳:“拐弯的地方你得注意”
    刘慧芳:“嗯,这个地方你看是没有连着”
    黄艳泳:“嗯,你直接就从这剪”
    在安阳市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的甲骨文书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代表性传承人黄艳泳正在指导妻子刘慧芳现场制作甲骨文“龙”的书签。刘慧芳:“有时候他经常给我指点,有的哪个地方不足了给我说一说,通过这个长时间的我自己也在琢磨,之后现在我觉得还可以,做的每一部作品都能通过过了他那一关吧,哈哈”


    今年是龙年,黄艳泳专门设计了两幅有关龙的麦秆画。“一幅是我取材自咱那个妇好墓出土的玉龙爵,当时是一种佩戴的一种玉器的形状,还有一幅是我根据咱殷商的龙元素,提取出来以后,设计出来的一个有龙则灵这一幅作品。”
    古都安阳历史底蕴深厚,是甲骨文的发源地,在创作时,黄艳泳考虑将安阳的文化元素融入作品当中。“有龙则灵”这幅作品蕴含了他的不少创意、想法。“我以咱殷商的这种龙纹图案做了一个创作,这一幅图案,整个他转盘龙盘开以后,底下这你看这波纹,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嘛,所以底下是水纹,开始的初衷就是说有一条龙就是从水里然后就浮上来以后,这就点上这个龙身上又加了几个有龙则灵这四个甲骨字。尽量是取咱安阳的这个文化元素创作龙,我觉得还是好点。”


    作为麦秆画的第九代传承人,黄艳泳小时候常看父母制作麦秆画,耳濡目染,从上初中起,他开始尝试自己创作制作麦秆画,并逐渐爱上了这项传统技艺。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来不断的思考与创新,黄艳泳独创了精微麦秆画。“到我这代,我其实把它的精细度我提高了,所以就是说在细腻程度上,制作工艺上比我父辈那代就要有很大的提升,这等于也是我在我们这个工艺上做了一个很大的一个改进。”


    黄艳泳的精微麦秆画只选用亮度、光泽度最好的第一节麦秆,单制作工序就有30多道,完成一幅作品往往需要好几个月。随着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黄艳泳想着如何创新,抓住这波大流量。“我们现在就是说在制作一些传统麦秆画的同时呢,也得要结合年轻人的审美观,设计一些他们喜欢的麦秆画作品。所以我们就研发了一种好比书签这种,用我们安阳的甲骨字结合这种书签,包括我们下一步还想再做一些年轻人需要的小饰品啊,包括耳环、项链、戒指啊、手链这种,都在考虑,我们的文创产品肯定会越来越多,吸引年轻人有可能来加入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非遗的传承这项工作里,所以我感觉这件事也必须是我们要做的一件事情。”

 

文章关键词:麦秆,&ldquo,&rdquo,黄艳泳,制作 责编:马乐

热点推荐

热点视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