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守忆|让烙笔在田野上生花-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来源:河南新闻2024-02-14 15:00:00

收藏 打印

 

大象新闻记者钟乾伟、赵蕾  南阳广播电视台记者梁君、张舒晨  

探寻非遗之声,传承文化之魂。河南新闻广播新春特别策划——声音纪录片《守艺·守忆》,跟随七位非遗传承人,感受中原大地上古老的非遗技艺,听他们如何让非遗“活”在当下。今天请听《让烙笔在田野上生花》  

临近春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烙画的省级传承人马静徽格外忙碌。在景区、社区进行烙画展演和示范的时候,人们对南阳烙画的关注让她倍感骄傲。

马静徽:“在卧龙岗非遗过大年集市上,有一个小孩,我印象很深,他说‘妈妈这是什么呀’?他妈妈可能也知道我们的南阳烙画,说你看这个老师用的是什么笔呀,而且知道这个笔温度很高呀,等老师这个笔不用的时候,你可以去体验一下。家长在对孩子普及非遗文化知识这一点让我很感动,这也是我们的一种非遗传承吧。”

以烙铁为笔,当温度达到300800摄氏度,利用炭化原理,在木板、宣纸、丝绢上勾勒烘烫,呈现出自然的淡黄、中黄、棕、黑等变化,南阳烙画能达到近似中国画墨分五色的笔墨效果。2021年,南阳烙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5岁的马静徽擅长烙制花鸟,人物,动物,风景。今年是龙年,在创作龙的形象时,马静徽吸收了剪纸技艺的特点。

马静徽:“剪纸这个龙呢,肯定是线条是比较多的,明暗关系是比较重的,就是憨态可掬那种比较可爱的龙,手法上以我们的勾和点为主,点出这种云雾缭绕的这种感觉,所以说点偏多。”

烙画又名烫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清光绪三年,经南阳民间艺人赵星三重新发现整理,延续至今。南阳烙画根据不同材质的炭化特点,通过对烙笔温度、运笔速度、按压力度的控制,同时借鉴中国传统绘画技巧,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宣纸和丝绢上创作是南阳烙画的一大特色,也更能考验画者功力,温度过高,手法过重,纸、绢会变焦;温度过低又烙不上痕迹。手腕轻移,烙铁发出点点红光,在细微的青烟下,在淡淡的棉香中,花儿慢慢绽放,山水徐徐展开,人物的轮廓一点点呈现......马静徽喜欢丝绢烙画,既可十米长卷绘天下大观,又能细处谨于毫发轻烘落素韵。

马静徽:“我们南阳烙画现在主打的是一个丝绢烙画,丝绢烙画是携带的比较方便,一卷你提着就走了,烙出来之后有一种棉的那种香味儿,然后摸上去就是有一些凹凸感。”

 

上世纪60年代前,烙画艺人还是以铁针为工具,在煤油灯上炙烤进行烙绘,后来,由“油灯烙”改为“电烙”。先进的电烙可以随意调温,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创作方式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表现力。

李哲是南阳烙画国家级传承人,也是马静徽的师傅。如何让烙画技艺从审美走向生活,创造更大的价值?李哲寻找到了更多的可能。

李哲:“一定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要创作和设计出更多和人们息息相关的作品,比如家里中堂的画,还有我们创作的赏盘、蝴蝶结、中国结、还有手机架、笔筒这些东西,可能人们会更喜欢。”

 

把南阳烙画从手艺变成艺术是传承的必然,从艺术走进乡村则是传承的新思路,那里有更广阔的空间。

李哲:“比如我们南阳现在有个烙画葫芦村,我们利用它种植葫芦,我们教他们(村民)技法,提高葫芦的附加值,带动乡村振兴。”

   “我们传承人更多走进基层,创作的作品能够接地气。把我们南阳烙画的精髓技法传播到阿克苏,让烙画与阿克苏的文化元素相融合,推动阿克苏的文旅融合,为阿克苏的乡村振兴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文章关键词:烙画,南阳,&rdquo,&ldquo,创作 责编:马乐

热点推荐

热点视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