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中原农谷起高峰-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来源:大象新闻2024-02-05 10:35:27

收藏 打印

大象新闻记者 卢家民  通讯员 王亚利

一粒种子,事关农业丰产丰收,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大省和种业大省,河南高位布局推动中原农谷建设。新年伊始,随着多个科研平台投入使用和科研机构相继入驻,中原农谷正在打造成为全国种业创新的新高地。

青枯病等土传病害,是影响花生高产的重要因素。今年春节前,位于中原农谷的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中心科研智能温室正式投用,为培育花生土传病害抗病品种提供了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技术支持。在这里,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分型,已经找到了青枯病的关键抗病基因,这将助力河南省培育优良花生品种,促进花生产业提质发展。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首席专家董文召告诉记者:“2024年,在土传病害的研究方面加大力度,争取尽快在这个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和种质创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为花生产业更好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

除了省级种业科研平台外,一些国家级的农业科研机构也正在向中原农谷汇聚。元旦过后,位于中原农谷核心区的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迎来了首批科研人员,这是中国农科院集聚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9个研究所的12支科研创新团队,打造的全国又一个区域创新中心。

“从品种上来说,有小麦、玉米、杂粮、水稻、果树、蔬菜,范围比较广。从做的业务工作上来说,纵向上,它涵盖了资源收集的资源研究、育种品种选育的研究、栽培植保、加工质检,还有一些前沿科学,涵盖面比较宽,主要是和河南本地的科研单位,做到错位布局、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利共赢,为河南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做服务。”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副主任涂洪涛向记者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起,河南省重点推进中原农谷建设,目前已经吸引国家级、省级等53个科研机构落户中原农谷。得益于中原农谷科研资源、种业企业、农业产业集聚以及政策赋能优势,由河南农业科学院牵头、联合行业上下游企业及相关单位组建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入驻中原农谷后,已先后启动小麦、玉米、花生等7个粮食种业研究,同时汇聚国内21家单位的238名农业科研人员开展联合攻关并在种质研发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关于国家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的研究进展,研发部负责人郑峥说:“中心聚焦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蔬菜育种及种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先后单碱基编辑,高光效种植资源创制,以及品质与产量协同改良等方面取得进展,共有13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或登记,另有70个农作物新品系正在参加国家或省级区域试验,获得品种权13项,申请品种权7项,中心选育的4个农作物新品种,郑麦1860、郑麦379、豫花37号、郑1307,入选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

在河南省27个省直部门以及250多个配套政策支持下,中原农谷以平台集聚人才、以人才攻关课题、以课题创造成果,打出了种业创新的“组合拳”。中原农谷,目前已形成以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主体、关键平台和检验检测平台为支撑、种业企业总部基地为基础的创新体系。

中原农谷管委会副主任杨海峰认为,科研机构的入驻提升了中原农谷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带动了中原农谷高层次人才集聚,促进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本地化落地,“2023年我们仅‘新麦58’‘郑麦918’两个品种就分别拍出来了1618万元和1918万元的价格,创国内小麦品种转让价格新高,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衍生孵化。”


编辑:陈培闯 朱婧仪      编审:卢家民

文章关键词:中原,中心,种业,研究,品种 责编:卢家民

热点推荐

更多>

相关推荐

热点视频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