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来袭,带你认识并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来源:云上名医2023-12-25 15:52:08

收藏 打印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lrti)最重要的病毒病原。rsv感染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尤其对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免疫缺陷的婴幼儿造成的疾病更重,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甚至死亡。

rsv感染率随年龄升高而上升。2015年全球约有3310万例5岁以下儿童rsv感染,其中约10%需住院治疗,造成约10万0~60月龄患儿死亡(病死率0.3%)。rsv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男性、有兄弟姐妹、母亲吸烟、特应性皮炎史、非母乳喂养和居住环境拥挤等,发展为重症的高危人群则包括年龄<12周、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气道畸形、咽喉功能不协调、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免疫缺陷和神经肌肉疾病等。与非rsv感染相比,rsv感染引起的alrti病情更重,转入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衰竭和需要无创通气的比例更高,对卫生保健服务的影响更大。

一、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机制

rsv原归属副黏病毒科肺炎病毒属,在201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hrsv重新命名为人正肺病毒。rsv基因组结构为非节段性单股负链rna,基因组全长约15.2 kb,编码11个蛋白质,分别为非结构蛋白ns1、ns2、核衣壳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白m、小疏水蛋白sh、黏附蛋白g、融合蛋白f、m2-1、m2-2和多聚酶亚单位蛋白l。

rsv 感染的靶细胞主要是机体气道上皮细胞,rsv 入侵靶细胞过程至少包括病毒粒子附着到靶细胞膜上以及与细胞膜融合两步,g和f蛋白是rsv膜表面2个重要的糖蛋白,为病毒重要的抗原蛋白,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主要病毒抗原。g蛋白主要负责与宿主细胞黏附,f蛋白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膜融合。主要通过g 蛋白和f蛋白与靶细胞表面相应的细胞受体结合相互作用介导rsv 侵入细胞主要机制:g 蛋白、f 蛋白促进病毒黏附并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融合位置既可以在细胞膜上,也可以在内吞囊泡中。融合后,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ibonucleoprotein complexes,rnps) 释放到宿主细胞的细胞质中,然后在病毒rdrp 下开始转录和复制, 并表达相应的病毒蛋白。最后病毒蛋白在细胞膜上或者膜附近完成组装并包裹复制的遗传物质形成成熟的病毒以出芽的形式被释放出宿主细胞。

我国总体上流行季节多出现在10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流行高峰在1月中旬,rsv只有一个血清型,分为a、b 2个亚型。我国北方地区rsv a、b亚型呈交替流行,与b亚型比较,a亚型高流行时,rsv季节开始时间提前3~5周,持续时间延长约6周。

rsv感染的致病机制涉及病原因素、气道上皮细胞相关因子、免疫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rsv感染最易累及呼吸系统,其主要机制为气道阻塞、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及随后的气道高反应性。炎症所致气道阻塞是rsv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机制。气管、细支气管、肺泡的上皮细胞是rs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rsv感染可引起气道纤毛和气道上皮细胞脱落,脱落的气道上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纤维素、淋巴细胞在气道中积聚引起气道阻塞,同时黏液的过度分泌及气道的水肿加剧气道阻塞。rsv感染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管及支气管上皮可因炎性反应受损脱落,导致感觉神经末梢暴露,并释放活性物质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婴幼儿rsv感染后易发生气道高反应性,这与后期的反复喘息和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神经调节机制和病毒的持续存在有关。在急性感染期可能通过促进神经肽p物质含量高的神经突过度生长,进而促进气道非肾上腺非胆碱能神经的长期重构导致持续的气道高反应性。此外,神经因子的过度表达降低了儿茶酚胺的产生,加重了气道平滑肌张力的失调,rsv感染的持续存在可能会持续刺激宿主的防御机制,此外病毒的长期存在可破坏气道微生态平衡,病毒可通过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导致气道超微结构的适应性重塑引起气道高反应性。

二、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和预后

rsv是引起婴儿严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rsv感染不能产生永久性免疫,不能保护儿童免于再次感染。rsv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以表现为症状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也可以表现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与患儿的年龄、基础疾病、环境暴露因素及既往的呼吸道感染史有关。rsv可以在高危患儿中引起重症感染,并可累及呼吸系统以外的脏器。儿童早期rsv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查体鼻黏膜、咽部、球结膜、鼓膜等处可见充血、水肿等现象。同时,往往伴发热。

rsv感染患儿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婴儿及<2岁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初通常存在2~4 d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鼻塞和流涕,之后很快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出现咳嗽、喘息,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呼吸做功增加,如鼻扇、三凹征等)、喂养困难,严重时出现发绀,听诊呼气相明显延迟,可闻及双肺广泛哮鸣音及湿啰音。严重时伴有心动过速和脱水征等。部分婴儿临床过程表现为肺炎,在前驱期的流涕、咳嗽等症状后,出现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精神萎靡等。出现持续严重喘息的患儿,需要与先天性气道/肺部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血管发育异常(气道外的压迫)、支气管异物、重症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相鉴别。除了呼吸系统疾病,rsv感染可导致其他系统病变。心血管系统受累可以出现心肌损伤、右心功能不全等。rsv重症感染后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致死性间质性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中枢呼吸暂停、癫痫、rsv脑病、rsv脑炎、rsv脑膜炎等,极少数病例可出现低体温、皮疹、血小板减少和结膜炎等症状。

大多数rsv感染的患儿能完全康复,不遗留后遗症。但婴儿期rsv感染的患儿出现哮喘的概率约是健康婴儿的4倍。早产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有唐氏综合征、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患儿,rsv感染后临床表现往往更重,出现呼吸系统后遗症的比例较高。常见的表现为持续喘息或哮喘、活动耐力下降等,且这种肺功能的受损可以持续10年以上。

三、rsv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

血常规检测常提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而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在正常范围。rsv感染后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小斑片状阴影、肺气肿。

可用于rsv检测的方法包括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分离、抗体检测,目前可应用于临床rsv感染诊断的方法主要是抗原检测及核酸检测。

四、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治疗

一般治疗:对于急性期患儿应动态观察及评估病情变化,当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92%时,给予氧疗。对于重症患儿,还可选择无创持续性正压通气(cpap)或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当存在上气道阻塞并引起呼吸困难或喂养困难时可给予口鼻腔吸痰或9 g/l盐水滴鼻缓解鼻塞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若能正常进食,建议继续经口喂养,如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进食后呛奶易引起误吸等情况,可给予鼻胃管营养摄入,必要时可给予静脉营养,以保证体内水电解质内环境的稳定。

药物治疗:如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利巴韦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菌药物等。

五、rsv感染的预防

rsv主要通过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传播。直接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但飞沫和气溶胶也可引起传播。rsv可在手和污物上存活数小时。洗手和接触防护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

目前没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及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能产生永久性免疫,现有治疗方式不能保护儿童免于再次感染。日常预防和患病后的养护尤为重要。加强对rsv感染及防治方面的宣教;提倡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避免暴露于烟草和其他烟雾;在rsv流行季节,限制高风险婴儿去儿童保育机构;在任何场所均应洗手(用肥皂洗手或含酒精的溶液洗手),尤其是高风险婴儿在暴露于有呼吸道感染风险的年长儿童时;养成良好的咳嗽卫生习惯。在流行季节需要通过勤洗手和减少接触来抑制传播。对患儿病后的养护要注意居室温暖,通风和采光良好,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均衡。若喘息影响睡眠质量,可遵医嘱在睡前给予雾化吸入减轻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

作者简介:杜雪平,女,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 主治医师,普内二科,擅长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文章关键词:rsv,感染,病毒,气道,呼吸道 责编:霍晓华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
网站地图